在上一节文章中,二胡教程老师告诉了各位朋友,二胡慢速换把中左手手型判断的方法和导指的概念,但是除此之外,想要掌握好二胡换把,还有两个要点需要大家掌握。
三、二胡换把中,框架和指型的变化
要确保换把中的音准,不仅要求在换把进程中手、手腕、手臂和肩膀的协调一致,并且也要求注意四度结构及指型的改变。在换把进程进行中就应迅速、及时地完成新把位所需的四指结构及手指的指型,以方便在新把位中的按指。在换把中,要培养新把位结构的巨细感、指型的距离感及明确新把位即将要按指的指序等问题。在指型的变换中,换把前后半音位置的改变是最重要的。
上图是F大调外弦上的换把,第一把位的指型为“222”;当换把至第二把位,手指的指型则变为“221”;当换把至第三把位,手指的指型则变为“212”…从图中能够看出,在上行换把中四指的结构是逐渐缩小的。
注:在少数场合下,换把中指型的转换不太有必要,如某个手指重复的上下换把或时间短的换把等情况。
四、二胡传统把位的“切把法”
在二胡的“传统把位”上皆分为五把(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最下把)。这种以“Do(1)”音或“So(5)”音作为把位起点音的分把方法长处是容易回忆,音准也容易操控,即便换把的跨度较大(如跳把),换把前后对音的操控也容易实现,初学者常采用这种手法学习换把。
上图显示的是两个调性的“切把”状况:
1.D调–当食指按在“”音时,这是传统把位中的“中把位”,上图是外弦上的状况。在实琴上,食指是“切”在“4”的音位上。
2.F调–食指分别“切”在F调的“5”(中把位)及“”(下把位)上。
注:左手切弦的手形(姿势、手型、指型)应规范,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摆放,四个手指坚持弯曲的状况(小指最好微弯曲),虎口不应紧夹琴杆。
二胡换把的四个练习方法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也给大家强调了一些初学者常用的换把手法,总的来说,不管是二胡技巧如何,只要你对换把这块感觉自己掌握并不是特别理想,那么你不妨可以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回顾一下自己的方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二胡教程老师希望大家的演奏水准可以越来越好。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学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学分);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有任务问题都可以联系客服处理,看到了都会给您回复!放心!
(4)、如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失效,可以在个人主页提交工单,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的或将资料发送至您提交的邮箱;
(1)吾爱书院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但是当版权拥有者提出侵权指控并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吾爱书院负有移除盗版和非法转载作品以及停止继续传播的义务
(2)吾爱书院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原发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原发布人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原文链接:https://www.52erhu.com/laxianyueqi/erhujiaocheng/533/,转载请注明出处。